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药 > 正文

瞿麦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耐寒,喜潮湿,忌干旱。土壤以砂质壤上或粘壤上最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4~5月播种,开浅沟条播,沟距15~21 cm,沟深1.5- 3.Ocm,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0.6~0.9cm,稍镇压,立即浇水。每1hm2播种量15-22.5kg。分株繁殖:在3~4月,将根挖出,分成5~6株1墩,随分随栽,按行距24~30cm开沟,沟深6cm,每隔6~10cm栽1墩,覆土将根周围压实,浇水。

1.选地整地:种植瞿麦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播前施厩肥、过磷酸钙、草木灰。施后深耕,耙细整平,做畦起垄。

2.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分株繁殖。种子繁殖于4月中下旬进行,开浅沟条播,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稍加镇压。

3.田间管理:出苗后要保持足够墒情和肥力,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增肥效。遇干旱要及时浇水;雨季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烂根。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并在花蕾期喷洒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期延长。

4.病虫防治:瞿麦的病害有根腐病、黑穗病等,在拌种过程中就能有效防治。害虫主要有蚜虫、粘虫等,可用2.5%敌杀死乳油10至15毫升,兑水50至60公斤+新高脂膜喷雾防治。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全年可进行5~6次,苗高6-10cm可进行浅耕,以后每逢浇水或施肥时,均进行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黑粉病,可采用轮作,留无病种子作种.拔除病株.以防蔓延。根腐病,可选地势高燥地块或高畦种植,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和在病株周围撒草木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