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药 > 正文

水蛭咬伤后的处理

水蛭又称蚂蟥,一般栖于浅水中。但在亚热带的丛林地带,还有一种旱蚂蟥常成群栖于树枝和草上。蚂蟥致伤是以吸盘吸附于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上,并逐渐深入皮内吸血。被咬部位常发生水肿性丘疹,不痛。因蚂蟥咽部分泌液有抗凝血作用,伤口流血较多。

发现蚂蟥已吸附在皮肤上,可用手轻拍,使其脱离皮肤;也可用食酯、酒、盐水、烟油水或清凉油涂抹在蚂蟥身上和吸附处,使其自然脱出。不要强行拉扯,否则蚂蟥吸盘将断入皮内引起感染。蚂蟥脱落后,伤口局部的流血与丘疹可自行消失,一般不会引起特殊的不良后果。只需在伤口涂抹碘酒预防感染即可。

预防措施:从事水田作业时,可穿长筒靴避免浅水中蚂蟥的叮咬;在亚热带丛林中工作或旅游时,穿长衣长裤并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脚,以防旱蚂蟥爬入叮咬。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