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荠菜的茎叶或带花序。又称荠、护生草、地米菜、地地菜、枕头草、清明草或荠菜花。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江苏、安徽及上海郊区有栽培。3~5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性能】味甘、淡,性微寒。能凉血止血,利尿除湿,清肝明目。
【参考】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和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胆碱、乙酰胆碱、黄酮类、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和烟酸、糖、钙、磷、铁等。
煎剂与流浸膏均能兴奋动物子宫,其有效成分溶于水和含水乙醇,不溶或难溶于纯醇、无水乙醚等。煎剂、流浸膏均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并能降低血压。
【用途】用于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尿血,吐血,咳血;热淋,水肿,小便不利,尿浊(乳糜尿),或妇女带下;肝热目昏,目赤,眩晕头痛。现在又用于高血压。
【用法】煎汤,绞汁,炒食,作馅。
【注意】内服干、鲜皆宜,便以鲜品为好。治疗目赤涩痛等症,除内服外,还可以鲜品绞汁点眼。
【附方】
1,荠菜马苋汤:荠菜花(或荠菜)30g,马齿苋60g.加水煎汤服。
本方以荠菜与马齿苋配伍,用以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功;二者又均有兴奋子宫的作用。用于妇女崩漏,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有血热表现者尤为适宜。
2,白茅荠藕汤:荠菜、白茅根各30g,藕节60g.加水煎汤服。
本方用荠菜、白茅根清热止血,用藕节收涩止血,配伍应用不但能增强止血的作用,同时可扩大应用范围。用于咳血、衄血、吐血、尿血等。
3,荠菜煎鸡蛋:荠菜120g,切段,同鸡蛋1~2个调匀(可加食盐少许),用食油适量于锅中煎沸后,倾入煎熟。一次食用。
本方能清肝、明目,并可补益脾胃。用于肝虚有热,眩晕头痛或目昏眼干等。
附方
①治痢疾:一。荠菜叶烧存性蜜汤调(服)。(《日用本草》)二。荠菜二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②治阳症水肿:荠菜根一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③治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涩浊:甜葶苈(纸隔炒)、荠菜根等分。上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陈皮汤嚼下。(《三因方》葶苈大丸)④治内伤吐血:荠菜一两,蜜枣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⑤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一两,龙芽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⑥治暴赤眼、疼痛碜涩:荠菜根,捣绞取汁,以点目中。(《圣惠方》)⑦治眼生翳膜:荠菜不拘多少,洗净,焙干,碾为末,细研,每夜卧时,先净洗眼了,挑半米许,安两大眦头,涩痛莫疑,(《圣济总录》)⑧治小儿麻疹火盛:鲜荠菜一至二两(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白茅根四至五两。水煎,可代茶长服。(《福建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利肝气,和中。
2.《药性论》:烧灰(服),能治赤白痢。
3.《千金·食治》:杀诸毒。根,主目涩痛。
4. 崔禹锡《食经》:补心脾。
5.《日用本草》:凉肝明目。
6.《纲目》:明目,益胃。
7.《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8.《陆川本草》: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
9.《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糜尿。
10.《广西中药志》:健胃消食,化积滞。
临床应用
1.预防麻疹:荠菜全草2斤,加水2斤,浓煎成1斤。每周1次,每次服100ml,预防服药150人,发病7人;对照组130人,发病56人。
2.治疗乳糜尿:取荠菜(连根)4两至1斤洗净煮汤(不加油盐),顿服或3次分服,连服1-3月。观察9例,服药后乳糜尿最快的3-4天即有改变,最迟的45天才由浓而淡,由淡而清,终获治愈,经9-30个月的观察,未见再发。另有一例乳糜血尿,服药4日后,腹痛即觉减轻,尿液恢复正常(包括肉眼及显微镜检查),连续治疗2个月,本年中未见复发。
3.治疗产后流血:用鲜荠菜1两,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3例,均有效。
【摘录】《中华本草》
吃荠菜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挑选不带花的荠菜,这样才比较鲜嫩、好吃。市场上选购轧棵的质量差。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最高,制作食疗方时,不应摘除
第二、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
第三、荠菜可宽肠通便,故便溏者慎食。
第四、体质虚寒者不能食用荠菜。
最后建议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