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花序,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球形或椭圆状球形,直径1.5~2厘米,由多数小花密集而成,基部常有叶状总苞片2片;花基部有膜质小苞片3片,外轮一片,卵形,内轮两片,三角状披针形,紫红色;萼片5片,背棱上有细锯齿,外面密被白色长柔毛。胞果近球形。气微,味淡。以花序大、色紫红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甘,平。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常用量5~10克。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头状花序单生或2-3个并生,球形或近长圆形,直径2-2.5cm。鲜时紫红色、淡红色或白色,干后棕色或棕红色。总苞2枚,叶状。每花基部有干膜质卵形苞片1枚,三角状披针形;小苞片2枚,紫红色,背棱有明显细锯齿;花被片5,披针形,外面密被白色绵毛;干后花被片部分脱落;有时可见胞果,近圆形,含细小种子1粒,种皮棕黑色,有光泽。气微,味淡。
附注广东等地常以带花序的全草入药,亦称千日红,功能清肝明目,消肿散结,止咳定喘。
功用: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常用量5~10克。
性味: 甘,平
用千日红全草制成100%和200%两种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2毫升,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天。临床以200%注射液观察120例,五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93.3%,近控率为68.8%;以100%注射液观察125例,四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73.6%,近控率为11.2%。两组均以单纯型、痰湿型,以及病情轻、病程短者疗效较高。其中200%注射液对咳、痰、喘均有较好效果,而100%的注射液对喘的效果则不明显。副作用:约有10%的病例用药后有口干现象,大都在继续治疗中自行消失。治疗前后曾对部分病人作肝功能和尿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说明对肝、肾功能似无毒性作用。
用千日红花序片剂(每片含生药约3.2克,每次2片,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疗程)治疗500例,平均显效率27.9%,总有效率77.1%。以千日红全草(去花序)片剂(含量同花序片,每次3片,日服3次,疗程同上)治疗754例,平均显效率32.1%,总有效率81.8%;治疗支气管哮喘174例,显效率47.1%,总有效率88.5%。片剂的主要作用似为平喘、祛痰,但无明显的消炎作用。
此外,曾用30%的千日红花序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每穴0.3毫升,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40例,结果近期控制6例,好转28例。常用穴位:肺俞、定喘;喘重加天突,痰多加丰隆,憋气加膻中。注射时须注意心率增速、晕针等反应。体弱者可用千日红3~6钱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