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呈树枝状。叶细小鳞片形,先端锐尖,紧密贴生于小枝上,但在较大的枝上,叶尖不紧贴而成刺状突出;叶面黄绿色或灰绿色;小枝棕褐色。质脆,易断。气淡,味涩。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苦涩。”
②《重庆草药》:“味苦辛,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
治吐血,血痢,痔疮,烫伤。
①《分类草药性》:和血。治肠风痔肿,痢疾,吐血;兼涂小儿肥疮。
②《重庆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咳血,心气痛,筋缩症。”
临床运用
1.治吐血:柏树子、柏树叶。打粉,兑酒吃,每次四钱。
2.治小儿肥疮:柏树嫩叶打粉(或煅打粉),调油涂(洗净后涂)
采集
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吐血:柏树子、柏树叶。打粉,兑酒吃,每次四钱。
②治小儿肥疮:柏树嫩叶打粉(或煅打粉),调油涂(洗净后涂)。
③治刀伤:柏树嫩叶,嚼烂敷。(①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④治蛇伤(目光复视):柏树叶二两,香附全草二两。米泔水煎洗伤口。(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烫伤:柏叶捣汁搽。(江西《草药手册》)
主治与功效
治吐血,血痢,痔疮,烫伤。
①《分类草药性》:和血。
治肠风痔肿,痢疾,吐血;兼涂小儿肥疮。
②《重庆草药》:止血生肌,治刀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咳血,心气痛,筋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