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草药 > 正文

回回蒜临床应用

治疗肝炎、肝硬化取鲜全草洗去泥土,于乳钵中捣烂外敷穴位。

每穴敷药面积直径5~6厘米,药厚度1厘米,药面盖以纱布固定。

12小时后取下,可见局部红肿,以后逐渐起泡。

待大泡形成,用注射器抽出黄水,再敷以纱布,任其自行痊愈(大约需7~8天)。

每次可敷1~2穴,一般可敷1~3次,每次间隔半月至20天,第2次可敷第1次穴位,亦可另选其他穴位。

急性黄疸型取肝区、中脘,并加中药利胆;无黄疸型取肝区、中脘、足三里;慢性肝炎取肝区、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肝硬化盱功能不正常取肝区、脾区、中脘、足三里,酌情加中药疏肝;肝硬化腹水取水分、关元、气海、中脘。

观察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25例、慢性旰炎及肝硬化共94例,结果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45例,进步(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或部分症状消失,肝功能接近正常或有个别项目已正常)42例,无变化5例,恶化2例。

一般敷后2~4小时即感局部皮肤灼热,继而肝脏有揪紧的感觉,随之肝疼减轻;至次日局部起泡后则有肠鸣、小便增多、腹胀减轻,食欲明显好转。

肝硬化腹水28例,治后腹水消失者10例,腹水明显消退者4例,腹水未变者14例。

腹水均由小便排出。

尿量增加最快者于敷药当天见效,一般患者3~5天尿量开始增加。

肝硬化所致的临床症状如下肢或全身性水肿、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部分患者完全消失,个别患者治后复查肝功能,已恢复正常。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