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高启《萱草》
萱草,俗称黄花菜,它不仅是名花佳卉,也是佳肴良蔬,自古以来就为历代诗人所吟咏。在历史文献中,不仅留下许多明诗佳作,而且还有动有的传说。
历史文献
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家境贫寒,又身染疾病,全身浮肿,不得不以乞食度日。
一日,有位姓黄妇人蒸些萱草花,送给陈胜。陈胜饥寒交迫,见萱草花香气扑鼻,便狼吞虎咽,吃完后赞不绝口:“好吃,好吃!”不久陈胜发现自己身体舒坦多了,浮肿渐渐消退了。
陈胜称王之后,感激黄母恩情,将她请进宫迁盛宴之中,陈胜对无数佳肴珍馐毫无食欲。黄母见状,又蒸来萱草花,陈胜端起碗,谁知更难咽下,连说:“味不及当年。”黄母说道:“饥饿之时,萱草无异与山珍海味,吃腻了鱼肉之后,萱草堪似良药苦口。”陈胜听后羞得跪地而拜。因此,萱草又称“忘忧草”,萱草治病也就流传开来。
药理研究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萱草根对血吸虫、结核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医认为:萱草根具有利水,凉血之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男妇腰痛等症。内服煎汤10—15g;外用捣敷。《本草求真》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对其药用功效,后人有歌诀:
萱草甘寒归心脾,黄疸水肿又瘰疬,
淋浊带下衄便血,崩漏乳痈小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