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水龙
拼音:shuǐ lóng
基本解释
1.[hose]∶一端有金属喷头,一端与水源相接的救火水管。一般用数条长的帆布输水管接成
2.[creeping water primrose]∶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Jussiaea repens ),叶子互生,长椭圆形,有叶柄,花黄色。生在沼泽等浅水中。
3. 浙江柳市称龙舟为水龙,意即在水里划的龙,在岸上划的叫龙船。
详细解释
1.古指战船。
南朝 梁 何逊《行经孙氏陵》诗:“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水龙竞双刀之势,步骑陈四分之威。”《事物异名录·舟车·战船》引《词林海错》:“ 隋文帝 诏曰:‘ 陈国 未尽藩节,诚须责罪兴师,若命水龙,终当战屈。’水龙,谓战船也。”
2.救火用的引水工具。也称救火机。
胡思敬 《政变日记》:“编修 徐琪 ,奏保 粤 人 铎金区 通晓电学,能以电光鼓动机轮,作为电灯、水龙、水车诸器。”杨朔 《鸭绿江南北》:“有的工友简直变成火人,棉衣服烧得唿唿的,幸亏拿水龙把火浇熄。”
3.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长椭圆形,有叶柄,花黄色。生在沼泽等浅水之中。
4.浙江柳市称龙舟为水龙,意即在水里划的龙,在岸上划的叫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