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草本植物 > 正文

葛缕子鉴别方法

防风是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为治风病要药。来源于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ur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具有祛风解表,胜湿,解痉的功效。最近,我们在市场上发现有用伞形科植物田葛缕子CarumburiaticumTurcz的根混作防风用。本文就二者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进行了比较,以供参考。

性状鉴别

防风(正品) 呈长圆柱形,下部渐细,稍弯曲,长20cm~30cm,直径0.5cm~2cm。根头有明显的密集环节,习称“蚯蚓头”,节上有黑棕色毛状残存叶基;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皱缩而粗糙,有纵皱纹及致密的细横纹,可见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体轻,断面皮部棕黄色,疏松,裂隙较多,散生黄

葛缕子

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占根的绝大部分。气特异,味微甜 会计注意事项

田葛缕子(混淆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6cm~9cm,直径0.5cm~1cm。表面灰棕色,外皮易破碎脱落,具多数疣状突起及横向环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外皮与皮部常脱离,皮部浅棕色,木部黄色。气微,味辛凉。

显微鉴别

1 防风粉末特征 粉末淡棕色。油管极多,直径17μm~60μm,有的碎断,充满金黄色分泌物。叶基纤维多成束,细长,壁极厚。主为网纹导管,也有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4μm~85μm。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方形,断面观呈长方形。石细胞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1.油管 2.叶基纤维 3.导管 4.木栓细胞 5.石细胞

2 田葛缕子粉末特征 粉末灰棕色。油管稀少,直径15~30μm,有的含黄色分泌物;可见油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叶基纤维成束,细长,壁较薄。导管网纹和螺纹,直径14~56μm。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断面观呈长椭圆形。草酸钙簇晶散在,直径16μm~56μm。

1.油细胞和油管 2.叶基纤维 3.导管 4.木栓细胞 5.草酸钙簇晶

理化鉴别

1 薄层色谱 取防风对照药材(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和田葛缕子粗粉各1g,分别加95%乙醇20ml,超声波提取25min,过滤,滤液浓缩至2ml。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乙酸乙酯(4∶2∶1)为展开剂,展距16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结果。

1.防风 2.田葛缕子

a.浅蓝色 b.亮蓝紫色 c.浅蓝色.d.亮蓝色 e.浅蓝色 f.浅蓝色

3.2 紫外吸收光谱 分别取防风对照药材(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和田葛缕子粗粉各0.1g,加95%乙醇25ml,超声波提取25min,过滤,滤液置100ml容量瓶中,加95%乙醇至刻度,以95%乙醇为空白,用岛津-UV-2100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400nm波长范围测定上述两种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见图4)。防风在207nm和286nm波长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在250nm波长处有一肩峰。田葛缕子在212nm、270nm和284nm波长处有叁个最大吸收峰。

小结

田葛缕子为伞形科葛缕子属植物,与正品防风同科不同属,在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及功效等方面与防风有明显的差别,故不可作防风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