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河南等地。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它原产于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天然分布于北纬32。~46。,东经100。~127。,即北到辽宁西部和吉林西南部,南自安徽省萧县及河南南部,东至山东,西至甘肃宁夏。集中分布在内蒙、陕西、山西、河北、甘肃等地,辽宁、吉林、河南、山东等省均有少量分布。在黑龙江省南部,吉林省和宁夏等地区还有较大面积的栽培树林。在垂直方向上,文冠果分布于海拔52~2260m,甚至更高的区域。
文冠果适应性强,在草沙地、撂荒地、多石的山区、黄土丘陵和沟壑等处、甚至在崖畔上都能正常生长发育。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如内蒙、山西、陕西、河北等省曾大面积栽培。据报道,全国现有文冠果5.33万hm2(包括0.67万hm2野生林),年产种子、叶各在100万以上。
陕西杨凌金山农业公司首席专家在1979年承担的陕西省林业厅下达的全国首个“文冠果丰产良种选育”科技项目,经过4年的努力选优良种获得成功并于1985年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文冠果苗木、文冠果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由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林业研究中心、陕西省种苗站共同承担制定。文冠果优良品种与普通品种生态生物学特征表现出较大差异。优良品种挂果早而达丰产期时间短,产量高、含油率高等特征,普通品种难以与其相比,一般优质文冠果种苗比普通种苗丰产期可提前3-4年,产量也接近翻番。如果品种选择不当,树长大后会形成只开花不结果的“千花一果”现象,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不能达到丰产创造经济效益的目标还白白浪费了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