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作为一大兰种,在现今兰界一片红火的时候,却默默沉寂了八年之久了,照以往的周期,今年应该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了,复苏总需要有切入点,那么,这个切入点何在?很值得我们兰花工作者研究,并加于讨论。
先说说我的个人看法。说错大家勿怪,毕竟仅仅是一家之言。
墨兰的繁荣,应该归功于日本和台湾的大力发展,近百年的努力,大多数品系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选育出来的品种也颇有代表性。线艺那是不用说,没有哪个兰种能比墨兰更全;奇花类的,墨兰的大屯麒麟、国香牡丹、珠海渔女、天圣……,早就已经家喻户晓了;矮种、奇叶类品种之多,也是琳琅满目,以上这几大类,台湾兰界发展早,力度大,品种已经相当丰富,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在物以稀为贵的前提下,要在这几大类中出头,难度那是相当大的,所以,这几类是暂时不大有可能成为切入点的。
色花除寒兰外,历来都不是玩的主题,不大可能引起轰动效应,那就不可能吸引爱好者的眼球,这个品系也可以暂时排除。
花艺双全这个主题,台湾兰界提出来已经很久了,因为当时品种和数量的缺乏,并没能玩起来,目前虽然开始有部分品种出现,但是数量上还没有跟上,况且这类品种起点比较高,不容易凝聚人气,估计后市看好,但是作为切入点的机会并不大。
墨兰瓣型花,在台湾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掘出来的品种也少,荷瓣(荷型瓣)比较多外,蝶花类的三星蝶和梅瓣数量并不多,三星蝶比较常见的也无非馥翠,文汉奇蝶.金馥翠和杂交的品种“玉观音”寥寥几个品种罢了,梅瓣的也只有大梅.小梅.彩龙等屈指可数的几个稍有数量,大陆产的品种如岭南大梅.闽南大梅.南海梅等等,因为面世就碰到墨兰低潮,数量也并不大。数量和品种上的不足,又赶上目前瓣型花的热潮,比较有可能成为复苏的切入点。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无论那种兰花,只要是叶蝶,就会有人追捧,只是墨兰叶蝶数量太少,目前据我所知也就只有三个品种,虽然能卖高价,但是品种的单调和数量的不足,我个人看法,墨兰叶蝶离真正的热,还是要有一段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