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化学药品 > 正文

注射用盐酸大观霉素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 本品为淋病奈瑟菌所致尿道炎、前列腺炎、宫颈炎和直肠感染,主要用于对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由于多数淋病患者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应用本品治疗后应继以7日疗程的四环素或多西环素或红霉素治疗。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大观霉素。化学名称为 [2R-(2α,4αβ,5αβ,6β,7β,8β,9a,9a a,10aβ)]十氢-4a,7,9-三羟基-2-甲基-6,8-双甲氨基-4H-吡喃并[2,3-b][1,4]苯并二氧六环-4-酮二盐酸盐五水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分子式: C14H24N2O7·2HCl·5H2O 分子量:495.35

【药理作用】 本品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 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对淋病奈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淋病奈瑟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许多肠杆菌科细菌具中度抗菌活性。普罗菲登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通常对本品耐药;对本品耐药的菌株往往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仍敏感。本品对溶脲支原体有良好作用,对沙眼衣原体和梅毒螺旋体无活性。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药物相互作用】 据文献资料报道,本品与碳酸锂合用,可使碳酸锂在个别患者身上出现毒性作用。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偶可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短暂眩晕、恶心、呕吐及失眠等;偶见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减少、肌酐清除率降低,以及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和血清氨基转移酶等升高。也有尿量减少的病例发生。

【禁忌症】 对本品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史者及肾病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 仅供肌内注射。成人 用于宫颈、直肠或尿道淋病奈瑟菌感染,单剂一次肌内注射 2g ;用于播散性淋病,一次肌内注射 2g,每12小时1次,共3日。一次最大剂量4g,于左右两侧臀部肌内注射。小儿 新生儿禁用。小儿体重45kg以下者,按体重单剂一次肌内注射40mg/kg;45 kg以上者,单剂一次肌内注射 2g。临用前,每2g 本品加入0.9%苯甲醇注射液3.2ml,振摇,使呈混悬液。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