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药物 > 正文

蛋白酶抑制剂不良反应

Joan Stephenson博士在美国医学会《医学新闻及观点》杂志上发表文章称,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发现,一些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在服用蛋白酶抑制剂后出现了脂肪的异常分布。

研究者发现,在服用3个月或以上蛋白酶抑制剂后,一部分患者在体重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了脂肪组织的异常沉积,其表现为“水牛背”(即颈底部的脂肪组织)、壶状腹或“满月脸”。而另外 一些患者在服用蛋白酶抑制剂后却出现了四肢或脸部的脂肪消耗。上述症状在柯兴综合征患者中十分常见。该综合征是由于血清皮质酮异常升高引起的,但在这些患者中没有发现血清皮质酮升高的证据。引起脂肪异常沉积的蛋白酶抑制剂至少有4种:indinavir、nelfinavir、ritonavir和saquinavir。美国国家健康署(NIH)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0位出现腹围增大的患者进行CT扫描发现,在服用indinavir后,脂肪并不是沉积于皮肤下,而是沉积在腹部脏器周围。蛋白酶抑制剂究竟是如何引起上述症状的原因尚不清楚。一些研究显示蛋白酶抑制剂可能会影响代谢功能,引起甘油三脂及血糖的升高、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但在这些出现脂肪沉积的患者并没有发现这些异常。同样,脂肪沉积在换药后是否是可逆的也尚不清楚。

因此研究者认为,应对这些药物开展长期的临床试验及售后监督,以弄清该合并症的发生率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