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医药 > 正文

灯盏花素注射液药理研究

评价效果及可行性

1.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鼠尾再植辅助治疗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30只为一组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再植,术后分别予灯盏花素注、肝素、丹参注射液注射,术后观察再植鼠尾的血液循环情况。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组28条再植尾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2周内,28条再植尾色泽红润,毛细血管返流时间正常,皮肤弹性正常,皮温状况良好,超声Dopple及血管造影显示尾动脉血循通畅,而高于丹参注射液组和肝素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在促进断尾血液循环方面相对丹参注射液、肝素而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探讨疗效

2.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液黏度治疗小血管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30只白兔随机分为灯盏花素组和对照组,2组做双侧膝内侧动脉切断后吻合,制作小血管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术后做扫描电镜观察和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灯盏花素液能减少红细胞、血小板、纤维素和白细胞在受伤的小血管内壁中聚集;使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低切部分、全血还原比黏度低切部分和黏度指数显著降低。结论:灯盏花素通过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聚集和降低血液黏度,可治疗小血管血栓形成。

观察影响

3.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鼠催眠时间、肝脏指数、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细胞色素b5(Cytb5)及苯胺羟化酶(ANH)、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DM)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苯巴比妥(40mg)组、灯盏花素注射液25mg和50mg组,均每日给药1次,连用20d。观察各药对动物催眠时间的影响;计算肝脏指数;用双缩脲法测定肝微粒体蛋白质和CYP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微粒体CYP和Cytb5的含量及ANH、ADM的活性。结果①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对小鼠催眠时间显著缩短,但缩短程度显著小于苯巴比妥组(P均〈0.01)。②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及CYP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高剂量组更加明显,但提高程度显著小于苯巴比妥组(P〈0.05或P〈0.01)。③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大鼠肝CYP和Cytb5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尤以CYP含量增加更为显著,但增加程度明显小于苯巴比妥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ANH活性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但能显著提高ADM活性(P均〈0.01)。苯巴比妥组ANH和ADM活性均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灯盏花素两个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鼠催眠时间、肝脏指数和肝微粒体CYP、Ctyb5、ANH、ADM有影响和诱导作用,但影响和诱导能力显著弱于苯巴比妥。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