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紫菀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紫菀 常用播种,扦插繁殖.

播种:可3月春播,播后12—15天发芽。扦插:在春季剪取顶端嫩茎扦插,插后15—20天生根。紫菀用根状茎繁殖,春、秋两季栽植,春栽于4月上旬,秋栽于10月下旬进行,实际生产上多采用秋栽,在北方寒冷地区防止种苗冬季在地里冻死,只能春天栽,在刨收时,选择粗壮节密的根状茎,色白较嫩带有紫红色,无虫伤斑痕,接近地面的根状茎作种栽,不采用芦头部的根状茎作种栽,因这样的根状茎栽植后容易抽薹开花,影响根的产量和质量。种栽于秋栽时随创随栽,若春栽需行窖藏,栽前将选好的根状茎剪成6.7~10厘米长的小段,每段带有芽眼2~3个,以根状茎新鲜、芽眼明显的发芽力强,按行距33厘米开6.7~8.3厘米的浅沟,把剪好的种栽按株距16.5厘米平放于沟内,每撮摆放2~3根,盖土后轻轻镇压并浇水,每公顷需用根状茎150~225千克,栽后2周左右出苗,苗未出齐前注意保墒保苗。

田间管理

紫菀春和初夏地里杂草较多,应勤除草,浅松土以免伤根。夏季叶片长大封垄后只能拔草,不宜深锄。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尤其在北方干旱地区栽种应注意灌水,无论秋栽或春栽,在苗期均应适当的灌水,但地面不能过于潮湿,以免影响根系生根。6月份是叶片生长茂盛时期,需要大量水分,也是北方的旱季,应注意多灌水勤松土保持水分,7~8月间北方雨季,紫党虽然喜湿但不能积水,应加强排水,9月间雨季过后,正值根系发育期需适当的灌水,总之紫菀的灌排水应根据生长发育期和地区不同而异,紫菀开花后,影响根部生长,见有抽薹的应立即将薹剪下,勿用手扯,以免带动根部影响生长。

病虫防治

常有叶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蚜虫和盲蝽危害,用10%除虫搞乳油3000倍液喷杀。斑枯病:危害叶片,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射1:1:120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连续数次。

采收加工

10月下旬,叶片出现黄萎时收获,如果土壤很干燥可稍浇水使土壤松软,便于刨挖,采挖前先割去茎叶,将根刨出,去净泥土,将根状茎取出作种栽用,其余编成辫子晒干。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