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医药 > 正文

九味羌活丸药理研究

1.解热作用的研究 时效关系表明,九味羌活丸对内流的抑制作用在给药后90min达高峰,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在给药后30min和90min间较明显,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在给药后120min内呈轻微促进作用。

2.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的影响大鼠4O只,体重18og~20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九味羌活袋泡剂、丸剂与蒸馏水灌胃,剂量见图标,体积均为10ml/kg。服药后1h,给每鼠右后足跖中央皮下注射致炎剂1 角叉菜胶0.1ml,按毛细管放大法0测量致炎前后不同时间各鼠足跖肿胀体积,计算肿胀率。结果,给蒸馏水的动物注射致炎剂后6h内肿胀率持续上升。而给九味羌活袋泡剂与丸剂的动物足跖肿胀明显减轻。袋泡剂的作用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并略强于等剂量的丸剂,但无统计学差异

3.镇痛作用 3.1醋酸扭体法 18g~ 22g小鼠8O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九味羌活袋泡剂20、10g/kg、丸剂20g/kg与蒸馏水灌胃。1h后每鼠腹腔注射0.35 醋酸0.4ml。3rain后察并记录2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结果,九味羌活袋泡剂与丸制剂均能明显减少小鼠疼痛反应,使扭体次数减少。同剂量两种剂型比较,袋泡剂作用略强.

3.2热板法取18g~22g雌性小鼠,置GT8401型热板测痛仪上测痛阈值。取痛阈值大于5s、不超过30s.且不跳跃的动物4o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九味羌活袋泡剂20、10g/kg、丸剂20g/kg与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20ml/kg。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各鼠痛闽值,并与给药前比较。实验结果:九味羌活袋泡剂与丸剂均有明显提高小鼠痛阈的作用。给药2h即有明显作用,持续6h以上。袋泡剂的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与同剂量的丸剂比较,袋泡剂的作用略优

4.对酵母致热0 大鼠体温的影响 140g~ 210g大鼠,雌雄各半。先用7071型半导体温度计测各鼠右前肢腋温,然后用7 酵母混悬液按3ml/kg皮下注射。每1.5h测腋温1次,共3次。将第3次测得腋温较注射酵母前升高1℃ 以上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九味羌活袋泡剂10、5g/kg、丸剂]Og/kg及蒸馏水灌胃。给药后每1h测腋温1次,共5次。结果,注射酵母后,蒸馏水组动物体温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给九昧羌活丸与袋泡剂的动物给药1h后就出现降温作用,并逐渐下降至注射酵母前的水平。袋泡剂与丸剂作用比较接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