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药物 > 正文

替莫唑胺治脑胶质瘤临床应用

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进展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治疗脑胶质瘤效果较好的新药,1997年该药在欧盟专利药品评审委员会(CPMP)一致推荐下得到批准生产,并于次年在欧洲上市,l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准其在美国上市用于恶性胶质瘤的化疗,2000年以后国内逐步有临床应用的报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替莫唑胺不仅对脑胶质瘤疗效较好,对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和实体瘤亦有明显治疗效果。替莫唑胺具有较宽的抗肿瘤谱,可口服,易于透过血脑屏障,酸性环境下稳定,与其他药物没有叠加毒性,可用于对亚硝基脲耐药的病人,现已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总结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耐药和毒副作用问题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对替莫唑胺进行深入研究。

替莫唑胺与其他烷化剂无明显区别,毒性作用主要发生在骨髓、淋巴系统、睾丸和肠胃道。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和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头疼和倦怠的发生频率最高,多为自限性,用止吐药即可控制。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症和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为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多数病人骨髓抑制轻微,发生Ⅳ级骨髓抑制的比例为7%~8%,70岁以上的女性病人发生Ⅳ级骨髓抑制的几率稍高。

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问一直是恶性胶质瘤化疗的主要目的,而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同样是恶性胶质瘤化疗的重要目标。尽管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在传统的恶性胶质瘤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较强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

替莫唑胺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洛莫司汀,且血液系统的毒性反应和肠胃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由于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少,口服耐受性好,病人的生存质量较高,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替莫唑胺在脑肿瘤治疗领域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