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血液系统(医学教育网论坛网友搜集整理)
缺铁性贫血
【关键词】1.缺铁性贫血的主因:慢性失血。2.最有诊断意义的实验:骨髓可染铁、血清铁蛋白测定、铁剂治疗实验。3.治疗的首选方法:口服铁剂。
【病因】1.慢性失血。2.摄入不足。3.铁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1.虚弱耐力差、免疫力差。2.患儿精神发育异常和行为改变,反应差,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3.皮肤消化道失养,吞噬困难异食癖。
【实验室检查】1.血象: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2.骨髓象:骨髓小粒的可染铁消失。3.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测定。血清铁6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4.5μg/gHb.
【治疗】1.口服铁剂(首选)。用药后5~10天网织红细胞升高,平均达到0.06-0.08;7~12日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一般2个月恢复正常,继续用药3~6个月。2.注射铁剂(慎用)。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铁。
【其他知识点】低色素性贫血尚可见于下列疾病。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慢性病性贫血3.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
更多请进入查看: //bbs.med66.com/forum-228-153/topic-109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