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催化底物是O2 ,一般多以一定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作为酶活性单位。由于O2 自身很不稳定,且不易制备,测定SOD的方法除少数采用直接法外,一般多为间接法。
1.直接法 原理是根据O2 或产生O2 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测定O2 的歧化量,从而确定SOD的活性。经典的直接法包括:脉冲辐射分解法、电子顺磁共振波法(EPR)、核磁共振法。由于所需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一般较少应用。
2.一般化学法 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要有一个O2 的产生体系和一个被O2 还原或氧化的可检测体系。在SOD存在下,一部分O2 被SOD歧化,因而O2 还原或氧化检测体系的反应受到抑制。根据反应受抑制程度,测定SOD的活性。一般化学法有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细胞色素C还原法、羟胺法、黄嘌呤氧化酶-NBT法、肾上腺素法、没食子酸法、6-羟多巴胺法、亚硝酸盐形成法和碱性二甲亚砜法。
常用的有:
(1)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即改良Marklund法。原理是基于经典的分光光度法,在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成红桔酚,用紫外-可见光谱跟踪波长为325nm、420nm或650nm(经典为420nm),同时产生O2 ,SOD催化O2 发生歧化反应从而抑制邻苯三酚的自氧化,样品对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的抑制率,可反映样品中的SOD含量。本法具有特异性强,所需样本量少(仅50μl),操作快速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试剂简单等优点。
(2) 细胞色素C还原法(McCord法):原理是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中产生的O2 使一定量的氧化型细胞色素C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C,后者在550nm有最大光吸收。在SOD存在时,由于一部分O2 被SOD催化而歧化,O2 还原细胞色素C的反应速度则相应减少,即其反应受到抑制。将抑制反应的百分数与SOD浓度作图可得到抑制曲线,由此计算样品中SOD活性。本法是间接法中的经典方法,但本法灵敏度较低。
3.化学发光法原理是黄嘌呤氧化酶在有氧条件下,催化底物黄嘌呤或次黄嘌呤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尿酸,同时产生O2 。后者可与化学发光剂鲁米诺反应,使其产生激发。SOD能清除O2 从而抑制鲁米诺的化学发光。本法可应用于SOD的微量测定,不仅灵敏度高,简便易行,而且特异性与准确性至少与细胞色素C还原法类似。
4.免疫学方法上述方法测定的是SOD活性,免疫学方法则可测定样品中SOD的质量,因此特异性较好,是较理想的测定SOD方法,免疫法有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ISA法等。但其缺陷是只能测定抗体相应的抗原,对于检测不同种类的SOD,则须制备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手续繁琐。
5.电泳法电泳染色定位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光化学法与NBT还原法。电泳则采取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既可采用SOD活性正染色(呈现棕色区带)也可采取SOD活性负染色(呈现无色透明区带)。根据凝胶上电泳分离的SOD区带的着色深浅与面积大小,对样品进行半定量分析,也可制作校正曲线计算样品中的SOD含量。染色定位法常用于鉴定SOD,很少为了定量,主要原因是它不及化学法简便,但鉴定SOD却较化学法为优。用电泳法可鉴定SOD是否掺有杂质蛋白,有无同工酶,且可半定量地确定SOD的活性大小。
6.平行放在距20 W荧光灯管3 cm处的光照台上,光照8 min后,立即在200A分光光度计的460 nm波长下比色。用测得的结果计算样品中的SOD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富贵娅娣SOD)——应用前景展望 SOD作为一种人体内最重要的酶之一,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临床上可用SOD 治疗和预防下列疾病:急性炎症和水肿、氧中毒预防(预防措施,进入高压氧舱的工作人员,可预先注射SOD)、氧中毒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早期治疗)、肺气肿、辐射病及辐射防护、老年性白内障、抗衰老。
SOD是生物体内氧自由基的天然清除剂,具有广泛的医用价值,可作为药品、食品及日化产品的添加剂。SOD 被批准用于临床使用,它对一些由于年龄、疾病或伤害造成的组织硬化以及纤维化显示出强大的再生修复能力。SOD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放疗后的辅助治疗、控制心脏病人的进展、用于治疗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在丹麦,有人通过注射SOD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SOD最有益的应用莫过于抗衰老,它可能是真正令我们延长寿命的有力发现。科学工作者将产生人类SOD 的基因片段SOD 插入果蝇的运动神经细胞,SOD 使果蝇产生了比一般水平更多的果蝇SOD,更重要的是,它们平均寿命增加了40%。
超氧化物歧化酶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添加剂方面,如利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制造的SOD面膜、SOD 蜜、SOD蛇粉等化妆品,目前已有不下数百种产品。SOD在皮肤表层可能抑制氧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达到护肤的目的。
SOD 被作为一种补充食物,通过动物研究发现,口服SOD 在它发挥作用之前就已被消化系统破坏了。人们想尽各种可行的办法使SOD在人体内维持较高的水平,即在消耗食物的同时,提供合适的营养供肝脏合成SOD,或者直接将外源SOD 包裹在食物蛋白质中,经消化系统而不被消化,进入身体其它位置。
SOD在医学应用领域的拓展,取决于对其作用机制和生成机制的更深入研究,期待发现SOD的促生成因子。由于SOD的来源不同,检测手段各异,造成SOD活性不具可比性。期待国际通行检测标准以科学、简便、实用原则规范化。由于动物血SOD在欧盟受阻,大力开发植物和微生物SOD成为很有前景的产业方向。
耐热SOD
耐高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国家“十五”、“十一五”863计划重大课题项目(课题编号:2004AA214080,2007AA100604),由中国科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先进技术,历时八年开发出来的新一代SOD酶产品。
产品特点:
1.生物发酵提取,无血液病毒及交叉感染危险;
2.耐热性强,90℃ 环境120分钟酶活几乎没有损失,100℃环境60分钟酶活保持90%以上;
3.稳定性高,在pH4.0—11.0范围内酶活稳定,在常温下保存两年酶活维持在95%以上;
这样的SOD酶制剂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4.分子量小,容易被吸收;
5.生物利用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