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的功效介绍】: 柳花 (《本经》)
【异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 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1. 陶弘景:柳花熟,随风起,状如飞雪。陈元正方以为痹者。当用其未舒时之子,亦随花飞,正应水渍取汁耳。
2.《本草拾遗》:柳絮,《本经》以絮为花,花即初发时黄蕊,子为飞絮,以絮为花,其误甚矣。
3.《本草衍义》:柳花即是初生有黄蕊者也。及其华干,絮方出,收之,贴灸疮,及为菌褥。絮之下,连小黑子,因风而起,得水湿处便生,如地丁之类,多不因种植,于人家庭院中自然生出,盖亦如柳絮兼子而飞,陈藏器之说是。然古人以絮为花,陶隐居亦曰花随风、状如飞雪,误矣。《经》中有实及子汁,诸家不解,今人亦不见用。
4.《纲目拾遗》:柳椹,乃柳花未放时,其枝垂下如椹形,所谓柳蕊也,淡黄色,若俟花出,则无用矣。
5.《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