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在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的眼中,有发达的眼睑,,眼睑是外面被皮肤、内面有结膜的肌纤维很发达的一种褶襞.蛇类、有颌类以及某些爬行类,上、下眼睑合并形成透明的覆膜。鲨鱼类和两栖类中有可动的眼睑,主要是靠下眼睑(palpebra inferior)的运动来闭合眼睛。鸟类,其下眼睑一般也善于活动。但是,猫头鹰等的上下眼睑都能自由活动。爬行类和鸟类,除有上眼睑(palpebra superior)和下眼睑外。还有发达的第三眼睑,即瞬膜。哺乳类的瞬膜退化,但是,上、下眼睑最为发达,藉眼轮匝肌(mu-sculus orbicularis oculi)的作用闭合眼睛,藉上眼睑提肌张开眼睛。在眼睑内还有致密的纤维性结缔组织构成的睑板(tarsal plate),在眼睑的游离缘即眼睑缘上,有睫毛(eyelash)以及皮脂腺即睑板腺的开口。驼鸟也有睫毛。
眼睑位于眼球前面,分为上下眼睑缘部称为睑缘,其上有睫毛、一些腺体的开口和泪小点上下两睑间的裂隙称为睑裂。两睑联接处分别称为内眦及外眦。从师从组织学上眼睑分为皮肤层皮下组织、编委层肌肉层、纤维层和结膜层。故全身或局部皮肤粘膜肌肉等病变均可波及眼睑。眼睑的权威主要生理功能为保护眼球上下睑的闭合可避免外界的微生物灰尘等的侵及。瞬目运动又可使腺体的分泌物均匀分布于眼球表面,滑润眼球,使角膜有正常的光泽,睫毛还可阻挡过多的光线入眼。
眼睑的正常位置应该是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形成一个毛细间隙,使泪液能吸附在这一毛细间隙中,随着瞬目动作向内眦流动,同时润泽眼球表面。上、下睑的睫毛分别向前上、下方整齐排列,它们阻挡尘埃、汗水等侵入眼内,但绝不与角膜相接触。在内眦部睑缘前唇的上下泪点,依靠在泪阜基部,以保证泪液能顺利导入。一旦这些解剖关系发生异常,不但无法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还会对眼球带来危害。眼睑位置异常分为以下几种:
睑内翻:是睑缘向结膜面卷曲,轻者睫毛倒刺角膜,重者睫毛卷入结膜囊,此症可发生于上睑或下睑,依据致病因素可分为:
①先天性睑内翻与发育性睑内翻;
②痉挛性睑内翻;
③退化性(老年性)睑内翻;
④瘢痕性睑内翻。
睑外翻:是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上、下睑均可受累,外翻程度不同,症状亦有差异。轻者仅睑缘离开眼球,可导致泪溢,若泪点同时向外,则流泪加重。若睑缘向外翻转,结膜裸露致充血干燥、粗糙变厚则分泌物增多、疼痛。严重者眼睑不能闭合,可继发暴露性角膜炎或溃疡。
睑裂闭合不全——兔眼症:轻者用力可使睑裂缩小或闭合,但在睡眠时仍不能闭合;重者眼睑完全不能闭合,使角膜及睑裂部球结膜长期暴露干燥,引起暴露性角膜炎。
上睑下垂:是上睑呈部分或全部下垂的反常状态。轻者遮盖部分瞳孔,重者则瞳孔全被遮盖,有碍美观和影响视力,先天性者还可造成弱视。单眼患者为提高视力常皱额耸眉,对侧睑裂增大,双侧下垂者常仰首视物。
眼睑退缩:正常成年人上睑覆盖角膜上缘1~3mm,若眼球大小及位置正常,而上睑缘位于或高于角巩膜缘,当双眼向前平视时,角膜上部露出一白色巩膜带,即为上睑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