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疾病01 > 正文

乙肝表面抗原新价值

表面抗原可反映肝内病毒水平众所周知,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若在急性期内不能将之彻底清除,则变为慢性HBV感染,病毒会一直留在体内,随时可能“作怪”。

其中,位于肝细胞核内一个叫cccDNA的基因,正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版”,所有HBV均靠它复制出来。

“我们平时所作的HBV-DNA定量病毒量检测,其实是反映血液中的乙肝病毒的水平,而表面抗原的水平,可以反映肝内的病毒水平。”长沙方泰医院中西结合肝病专家解释,表面抗原滴度越低,肝内病毒量越少。尽可能地把肝内病毒持久抑制甚至清除,正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疗效。

治疗停药后,疗效仍在提高

正因表面抗原水平能放映肝内病毒的情况,且属于无创检查,故在治疗过程对其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可了解肝内病毒的情况,以及预测停药后的持久疗

效,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

例如,通过定期(如治疗12周、24周时)对抗原进行定量检测,除可了解e抗原变化外,还可及早获悉表面抗原能否消失,以及未来消失的可能性。

曾有针对e抗原阳性(大三阳)病人的研究显示,在使用基因定性定量技术与体细胞加抗病毒疗法治疗期间,表面抗原滴度下降到一定数值时,e抗原血清转

换(大三阳转小三阳)率较高,且在这些病人中,有望获得表面清除。

“若表面抗原水平无多大变化,意味其消失的机会较低。”此时医生可尝试调整治疗方案,如延长治疗等,这样,有部分人仍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滴度下降。另外,长沙方泰医院中西结合肝病专家表示,在基因定性定量技术与体细胞加抗病毒疗法,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切断病毒复制链,能够迅速清除病毒,消除肝脏

炎症,修复受损肝细胞,打破免疫耐受,重建机体免疫系统,阻断肝脏纤维化进程,防止恶性病变及并发症。这一系列治疗结束时,表面抗原的清除率并不高,

但在停药后,疗效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

一项对e抗原阴性(小三阳)病人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使用基因定性定量技术与体细胞加抗病毒疗法治疗12周结束后,表面抗原水平仍会继续下降,若降至一

定水平,就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清除(停药时的表面抗原清除率为3%,到第三年时,则达12.2%)。

国内医院也开始做定量检测

在过去的慢性乙肝治疗中,表面抗原自然转阴的概率非常低,曾一度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也正因此,乙肝病毒受抑制及e抗原血清转换称为目前的现实治疗终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