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病又称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仅见于胎儿、新生儿期。在该病防治方面的进展已使该病的严重性和预后有了明显改善,但它仍是新生儿期黄疸和贫血的重要原因。约占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2/3,为Rh溶的2倍。ABO与Rh溶血的主要区别是溶血的程度较轻,有时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难以区别,少见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其病理生理过程与Rh疾病相同。引起红细胞破坏的抗体是IgG,因IgM和IgA不可能通过胎盘。ABO溶血最多见于母亲为O型,患儿为A型或B型。极少见于患儿与A型或B型的母亲血型不合。其原因是O型母亲可自发地产生抗A和抗B的IgG抗体,而A或B型的母亲产生的抗B或抗A凝集素主要为IgM,此种IgM抗体可与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上的A或B抗原结合使红细胞迅速破坏,使具有A型或B型血型的母亲很少有同种致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