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药品 > 正文

阿司匹林泡腾片的临床研究

【功效主治】 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 本品为非甾体镇痛抗炎药。1 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2 抗炎作用: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3 解热作用: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4 抗风湿作用: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5 抑制小血板聚集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6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0mg/Kg;小鼠经口LD50为1100mg/Kg。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2 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可增加本品自尿中的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不宜同用;3 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4 本品可加强口服降糖药及甲氨蝶呤的作用,不应同用;5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 1 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 较少见或罕见的有:(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禁忌症】 1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2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3 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