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属抗抑郁症药,为强效、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升
高,增强中枢5-羟色胺神经功能。仅微弱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与毒蕈碱1、2受体或
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2受体,5-羟色胺1、2受体和组胺H1受体几乎没有亲和力。对单胺氧化酶也没有
抑制作用。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帕罗西汀细菌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突变试验、程度外DNA合成试验、人淋巴细胞染色体
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及大鼠显性致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给帕罗西汀15mg/kg/天(以mg/m 计算,是治疗抑郁症临床推荐剂量的2.9倍),大鼠的受孕率下
降。在2到52周的毒性研究中,发现雄性大鼠生殖道不可逆损伤(50mg/kg/天时可见附睾管上皮空泡,
25mg/kg/天时伴随精子生成抑制的睾丸输精管萎缩)。器官形成期大鼠和家兔分别给予帕罗西汀50mg/kg/天
和6mg/kg/天(以mg/m 计算,分别相当于治疗抑郁症临床推荐剂量的9.7和2.2倍),未显示出致畸毒性。但
是在大鼠妊娠后三个月及整个哺乳期连续给药,哺乳期的前4天,幼鼠死亡增加,该作用发生在1mg/kg/天,死亡原因尚不清楚。未能确定造成大鼠幼鼠死亡的无影响剂量。
致癌性:在啮齿类动物给药(饲料掺入法)两年的致癌性研究中,小鼠和大鼠给药剂量分别达25mg/kg/天
和20mg/kg/天(以mg/m 计算,分别相当于治疗抑郁症临床推荐剂量的2.4和3.9倍),结果高剂量组雄性
大鼠网状细胞瘤显著增加(对照、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为1/100,0/50,0/50,和4/50),淋巴网状内
皮细胞瘤随剂量递增。雌性大鼠不受影响。尽管在小鼠中肿瘤数呈现剂量相关性增加,但没有药物相
关的肿瘤小鼠数量的增加。这些发现与人类的相关性尚不清楚。
依赖性:目前没有有关帕罗西汀动物或人的滥用、耐受或躯体依赖的系统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