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的概念及包括哪些药?
【回答】学员zyl1220wtj,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某些β-受体阻滞药对β1-受体或β2-受体或二者均具有部分激动作用而称之为内在拟交感活性。这类药如下:
依泮洛尔
塞他洛尔
塞利洛尔
硝苯洛尔
喷布洛尔
茚诺洛尔
布尼洛尔
丁呋洛尔
祝你学习愉快
【追问】老师,是否可以说明什么是内在拟交感活性药物?考试中常见的药物代表
【回答】学员ziyi0533,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拟交感血管活性药药物分类及药理作用:
1.α、β受体激动药: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麻黄碱。此类药物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及β2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加快心率,提高心肌兴奋性。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血管收缩,而作用于其β2受体,血管舒张。体内各部位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的种类和密度不同,导致此类药物对全身不同血管的不同作用。此类药物用量过大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血压骤升。
肾上腺素主要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疾病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多巴胺还可作用于外周的多巴胺受体,用于各种休克,也可用于心力衰竭与急性肾衰竭的治疗;其低浓度时可舒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而大剂量时使肾血管收缩导致肾功能下降。
2.α受体激动药:包括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明。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α受体,对β受体作用较弱;后两者是选择性α1受体激动药。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收缩小动脉和小静脉,用于休克和低血压的治疗。去甲肾上腺素还可稀释后口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去氧肾上腺素还可兴奋瞳孔括约肌,作为短效的散瞳药。此类药物剂量过大或滴注时间过长,可使肾血管剧烈收缩而产生急性肾衰竭,浓度过高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
3.β受体激动药:包括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及沙丁胺醇。
异丙肾上腺素是经典的β1和β2受体激动剂,对心脏β1受体具有很强的激动作用,其加快心率、加速传导的作用强大,显著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激动β2受体,使外周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因此临床上主要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及支气管哮喘等的治疗,剂量过大可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多巴酚丁胺是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主要激动心脏的β1受体,表现出强大的正性肌力作用,用于心力衰竭与心脏手术后心排出量低的休克的治疗。要注意由于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致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应慎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与房颤患者禁用。
【追问】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的概念及包括哪些药?
【回答】学员ziyi0533,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有些β受体阻断药除能阻断受体外,还对β受体有一定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有内在活性的β1、β2受体阻断药如吲哚洛尔、阿普洛尔等。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