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盛产名贵中药材黄连,有中国黄连之乡的美誉。据史料记载,742年(唐天宝元年),石柱“上贡黄连十斤,木药子百粒”。公元10-13世纪(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载:“忠州领五县:临江、丰都、垫江、南宾、桂溪,土产苦药子、黄连……”。时州领五县,唯南宾(今石柱)县产黄连。约1360年(元末明初)开始人工栽培始。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石柱厅志》记:“药味广产,黄连尤多,贾客往来,络绎不绝”。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石柱黄连年产量即达4000担。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中国银行所编《四川省之药材》记:“味连,只有家种,专产石柱”。1959年《四川医学院学报》之《黄连史》曰:“峨眉、洪雅野生品种驰名天下,石柱栽培品种品质优良,产量甲全国”。1989年在首届中国道地药材学术研讨会上,石柱黄连被确认为道地黄连。
石柱黄莲主要生产在石柱县黄水镇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大风堡原始森林区,该地区独特的气候、水质和土壤条件是石柱黄莲的最佳生长区,1991年,国家农业部投资在黄水镇建立国家黄连GAP示范基地,该镇还建立了中国最大的黄连交易市场。
2009年,“石柱黄连”地理商标申报成功后,该县黄连价格节节攀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发展到7000余人种连。2010年在地黄连达5万余亩,每年可采收黄连约30万公斤,产值突破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