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松子
拼音:sōng zǐ
基本解释:
1. 松树的种实。可食。 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 唐 杜甫《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宋 黄庭文潜坚 《戏和父松扇》:“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明 李时珍《本草木一·松》:“松子多海东来,今 关 右亦有,但细小味薄也。”
2. 传说中神仙 赤松子的省称。 三国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 松子 久吾欺。”《梁书·阮孝绪传》:“愿迹 松子 於瀛海,追 许由於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 唐 李白《寄弄月溪吴山人》诗:“待号辞人间,携手访 松子 。” 王琦注:“ 松子 , 赤松子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