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乌头
别名: 草乌、五毒根(辽宁)。蓝靰鞡花(黑龙江、吉林、辽宁)。 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A. kusnezoffii var. gibbiferum (Reichb.) Rgl.,A. manshuricum Nak.,A. wulingense Nak.)──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多年生草本, 高70~150cm。 块根通常2, 偶有3个, 倒圆锥形, 长2.5~5cm, 直径1~1.5cm, 外皮黑褐色。 茎直立, 粗壮。 叶互生, 具柄, 叶片坚纸质, 轮廓卵圆形, 长6~14cm, 宽8~19cm, 3全裂几达基部, 裂片菱形, 再作深浅不等的羽状缺刻状分裂, 最终裂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 先端尖, 两面均无毛或上面疏被短毛。 花序总状, 或有时近窄圆锥花序, 花序轴光滑无毛, 或偶在花根上部被很稀疏的短毛; 花萼蓝紫色, 上萼片盔形, 高1.5~2.5cm, 宽0.9~1.3cm, 嘴稍向前平伸, 侧萼片倒卵状圆形, 稍偏斜, 长1.3~1.7cm, 下萼片长圆形, 长1~1.5cm; 蜜叶2, 有长爪, 距拳卷; 雄蕊多数; 心皮通常5, 罕为3~4, 无毛。蓇葖果长1.3~1.6cm。 种子多数。 花期7~9月, 果期8~10月。 生于山地、丘陵草坡、林下或林缘。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
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多年生草本, 高60~120cm。 块根通常2个连生, 栽培品的侧根(子根)通常肥大, 倒卵
圆形至倒卵形, 直径可达5cm。茎直立。叶互生, 具柄;叶片卵圆形, 革质, 宽5~12cm或有时更宽, 掌状三裂几达基部, 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上部再3浅裂, 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上面暗绿色, 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窄长,花序轴上被贴伏反曲的柔毛, 花青紫色, 盔瓣盔形,长1.5~1.8cm,宽约2cm,侧瓣近圆形,外被短毛;蜜叶1对紧贴盔瓣下, 无毛, 有长爪, 距长1~2.5mm; 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蓇葖长圆形,长约2cm,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栽培于平地肥沃的砂质壤土中。 主要栽培在四川江油、彰明一带, 现湖北、湖南、陕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