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7版PDR文献资料:
吸收:保法止(5mg)单剂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3%(34~108%),其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响。血药浓度于服药后1~2小时达峰值,Cmax为37ng/mL(范围为27~49ng/mL)。
分布:平均稳态分布容积为76L(范围44~96L),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0%。多剂量口服后有少量缓慢蓄积。连续服用保法止(5mg/d)17天,45~60岁年龄组受试者多剂口服后血浆浓度比单剂口服后血浆浓度高出47%,在70岁以上年龄组受试者其血药浓度比单剂口服时高出54%;平均谷浓度在两年龄组分别为6.2 ng/ml 和8.1 ng/ml。另一项研究表明,年龄平均65岁的服用保法止(5mg/d)一年以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平均谷浓度为9.4ng/ml非那雄胺可通过血脑屏障。在健康受试者使用保法止6~24周精液中检出的浓度0~10.54 ng/ml。
代谢:保法止(非那雄胺)主要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3A4代谢,其两个主要代谢产物,在保法止对5α-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中仅起很少部分作用。
排泄:保法止血浆清除率为165ml/min,血浆平均消除半衰期为6小时(范围3~16小时),男性单剂量口服组给予 14C-保法止后,给药剂量的39%从尿液中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总量的57%从粪便中排泄。
70岁以上老人非那雄胺的终未半衰期为8小时(6~15小时)。
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18岁以下青年或儿童:未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性别:没有可利用的女性药代动力学资料。
老年人:尽管清除率减低,但无实际临床意义,老年人用药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种族:未进行种族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伴有慢性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在9-55ml/min范围内)的病人,单剂量给予14C-保法止后的AUC、Cmax以及t1/2与健康志愿者没有差别,部分正常时由肾脏排泄的代谢产物从粪便中排泄。因此出现代谢产物粪便排泄增加,而相应地尿液排泄减少。
肝功能不全:未进行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但保法止主要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