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固缩肾病理鉴别,请解释!
【回答】答复:
1、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病两者之间主要靠病史来鉴别。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又称细动脉性肾硬化,在缓进型高血压的病程中,由于入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及肌型小动脉硬化,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小颗粒。肉眼观: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单侧肾可小于100g(正常成人约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2mm,正常厚3~5mm),髓质变化较少,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填充性增生。具有以上特点的肾被称为细动脉性肾硬化(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或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慢性肾炎的大体改变表现为两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以区别于高血压时的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