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滴虫阴道炎

滴虫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还可经游泳池、浴盆、衣物等间接传播。通过污染的器械及敷料造成医源性感染。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适宜生长的温度25~40℃,pH值5.2~6.6的潮湿环境最适宜其生长繁殖,能在3~5℃生存21天,在46℃生存20~60分钟。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滴虫阴道炎的典型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加伴瘙痒,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泡沫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体征

检查时可见阴道黏膜充血,严重时有散在的出血点。有时可见后穹隆有呈黄绿色或脓液性泡沫状分泌物。

三、辅助检查

1.生理盐水悬滴法,敏感性率达60%~70%.

2.培养法:适于症状典型而悬滴法未见滴虫者,其准确率可达98%左右。

四、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杀灭阴道滴虫,恢复阴道正常状态,防止复发。

此症常在月经期后复发,治疗后应在每次月经干净后复查1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均是阴性称治愈。夫妻双方要同时治疗,切断直接传播途径。

五、护理措施

1.指导病人用药的方法:口服甲硝唑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停药。阴道灌洗要注意温度、浓度、方法。

2.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甲硝唑能通过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小时内不宜哺乳。

4.取分泌物检查前24~48小时避免性交及阴道灌洗、阴道上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