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侵蚀性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又称恶性葡萄胎,是指病变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近处或远处器官。

一、病理改变

增生的滋养细胞有明显的出血及坏死,但仍可见变性的或完好的绒毛结构。

二、临床表现

1.病史

继发于良性葡萄胎,一般发生在葡萄胎清除术后6个月以内。

2.阴道出血

为侵蚀性葡萄胎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葡萄胎排除后,阴道不规则出血。

3.转移灶表现

侵蚀性葡萄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宫旁,脑转移较少见。出现肺转移时,病人往往有咯血。

三、辅助检查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正常情况下,葡萄胎清除后8~12周降至正常范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常可以发现广泛的肌层内肿瘤血管浸润及低阻性血流频谱。

3.妇科检查

发生阴道宫颈转移时局部可见紫蓝色结节。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