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传染方式以内源性传染为主,少部分病人通过性交直接传染,通过污染的衣物、器具间接传染。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体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发病率仅次于滴虫阴道炎。白色假丝酵母菌呈卵圆形,有芽生孢子及菌丝,酸性环境适于其生长,有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阴道pH值多在4.O~4.7.此菌不耐热,当加热至60℃持续1小时即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试剂等抵抗力较强。

当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加、局部免疫力下降时,最适合假丝酵母菌繁殖造成此症。孕妇、糖尿病、大量雌激素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者、肥胖者也会因局部湿度增加引起假丝酵母菌繁殖而致阴道炎。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外阴、阴道奇痒,坐卧不宁,阴道分泌物典型特点为干酪样白带或豆渣样白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体征

小阴唇内侧、阴道黏膜红肿并附着白色块状薄膜,容易剥离,下面为糜烂及溃疡。

三、辅助检查

悬滴检查:玻片滴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与少许阴道分泌物混合,在光镜下检查见到白色假丝酵母菌芽孢和菌丝可确诊。pH值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pH4.5,并且涂片中有白细胞,可能为混合感染。

四、治疗原则

1.消除病因

2.阴道用药:栓剂置于阴道内。每晚一粒或一片连用7~10天。

3.阴道灌洗:用2%~4%碳酸氢钠阴道灌洗或坐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全身用药:伊曲康唑200mg/次,1次/日,连用3~5天。

五、护理措施

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常在月经前复发,治疗后应在月经前复查白带。对复发病例应检查原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