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蜗神经的损害表现及定位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蜗神经:蜗神经损害时主要表现为听力障碍和耳鸣。
(1)耳聋根据病变的部位可将耳聋分为3类:
①神经性耳聋:系由于内耳和蜗神经病变引起。听力障碍以高音频为主,常伴有眩晕。Rinne试验气导大于骨导,Weber试验音响偏向健侧;
②传导性耳聋:系由中耳或/和外耳病变引起。听力减退以低音频为主,不伴眩晕。Rinne试验骨导大于气导,Weber试验音响偏向患侧;
③中枢性耳聋:罕见,系双侧蜗神经核及核上听觉中枢径路损害导致听力减退,往往伴有脑干或大脑病变的其他症状和体征。神经性耳聋应与耳部疾病引起的传导性耳聋鉴别:(表2-9-1-4)。
表2-9-1-4 神经性耳聋与传导性耳聋的鉴别
检查方法
|
正常
|
传导性耳聋
|
神经性耳聋
|
瑞内(Rinne)试验
|
气导>骨导
|
气导<骨导
|
气导>骨导(均缩短)
|
魏伯(Weber)试验
|
居中
|
偏向患侧
|
偏向健侧
|
许瓦巴赫(Schwahach)试验
|
正常
|
延长
|
缩短
|
(2)耳鸣:耳鸣是患者在无外界声响刺激时主观听到的持续性声响,系感音器或其传导径路受病变刺激引起。
2.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损害时可表现眩晕、眼球震颤及平衡障碍。
(1)眩晕:眩晕是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旋转、升降和倾斜的运动幻觉。常伴有站立的步态不稳、眼球震颤,也可产生恶心、呕吐、全身大汗和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
前庭性眩晕分为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其鉴别见表2-9-1-5.
(2)眼震为眼球自发性或诱发性的左右上下或旋转性的摆动和震荡,由此构成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和混合性眼震。当前庭器官、前庭神经、内侧纵束及前庭小脑束病变时均可出现眼震。眼球震颤有快相与慢相之分,通常以快相的方向作为眼震的方向。
表2-9-1-5 前庭周围性眩晕及前庭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
前庭周围性眩晕
|
前庭中枢性眩晕
|
病变部位
|
内耳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经病变
|
前庭神经核及中枢径路病变
|
眩晕程度及时间
|
呈发作性,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短
|
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长
|
眼震
|
眼震幅度小、多为水平或水平加旋转
|
眼震幅度粗大,眼震形式多变
|
耳蜗症状
|
常伴耳鸣、听力减退等
|
不明显
|
自主神经症状
|
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
|
少有,且不明显
|
前庭功能试验
|
无反应或反应减弱
|
常呈正常反应
|
(3)平衡障碍前庭系统损害时出现躯体平衡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