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一)临床表现
|
皮肤於斑
|
脑脊液(血)漏
颅内积气
|
颅神经损伤
脑血管损伤
|
脑损伤
|
前颅底骨折
|
眼眶部
“熊猫眼征”
|
鼻漏
|
Ⅰ,Ⅱ
|
额底
|
中颅底骨折
|
颞部,耳后
|
鼻漏,
耳漏
|
Ⅶ,Ⅷ,Ⅲ,Ⅳ,Ⅴ,Ⅵ海绵窦,颈内动脉
|
颞底,垂体
|
后颅底骨折
|
“Battle征”枕下部,咽后壁
|
枕颈部脑脊液积液
|
Ⅸ,Ⅹ,Ⅺ,Ⅻ
|
脑干
|
后颅窝底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瘀血斑。“Battle征”
(二)诊断
主要依靠上述临床表现来确定,CSF漏。CT可了解有无脑损伤。
(三)治疗
颅底骨折本身无需特别治疗。着重于脑损伤、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等合并症。
合并脑脊液漏时,须预防颅内感染,禁忌填塞。绝大多数漏口会在伤后1-2周内自行愈合。如超过1个月仍未停止漏液,可考虑行手术修补硬脑膜,以封闭瘘口。
对伤后视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挫伤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者,应争取在12小时内行视神经探查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