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柴胡洗,去芦、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炒、人参各一两(9g)、甘草半两(5g)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6g),入生姜、薄荷煎。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本方所治证候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气虚外感证。风寒湿邪郁于肌表,故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失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因其正虚气弱,无力祛邪外出,故脉虽见浮,但重按无力。
根据以上病机,治宜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羌活、独活并为君药,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川芎行血祛风,柴胡辛散解肌,并为臣药。桔梗升气, 枳壳下气,二药一升一降,气机得调,胸闷自除,咳痰减轻。前胡疏风祛痰,茯苓渗湿祛痰,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益气和中;生姜、薄荷为引,且助解表之功,皆属佐使之品。配以小量人参补气,使正气足则能鼓邪外出,还可使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证治要点: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证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