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桑菊饮-中医助理医师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桑菊饮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7.5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5g)、薄荷八分(2.5g)、桔梗二钱(6g)、甘草生,八分(2.5g)、苇根二钱(6g)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本方主治为风温初起。所谓风温是指感受风热病毒所引起的外感热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以咳嗽为主症。受邪轻浅,敌身不甚热,口微渴。病机为风温袭肺,肺失宣降。

根据以上病机,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菊花甘凉清轻,疏散上焦风热,且桑叶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同为君药。薄荷协桑、菊以疏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宣肺降气,而止咳嗽,共为臣药。连翘苦辛寒而质轻,清热透表;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相配尚能利咽止咳,为使药。

证治要点: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

临床应用及加减变化:

l)本方主治风温初起,邪在肺卫,以咳嗽为主的风热表证。《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轻剂”,言其药轻力薄。若邪甚病重者,可仿原方加减。如“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是兼气分有热,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热甚‘’,咳嗽较频,可加黄芩,清热止咳;口渴者,加天花粉,清热生津。此外,若肺热咳甚伤络,咳痰夹血者,可加白茅根、藕节、牡丹皮之类凉血止血;若咳痰黄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浙贝母之类,清化热痰。

2)本方能疏风清热,加决明子、夏枯草加强清解肝经风热之力,可以治疗风热眼疾;加牛蒡子、马勃、玄参、板蓝根、土牛膝,可治乳蛾。

3)本方不仅用于风温初起,吴塘(鞠通)尚用本方治疗感受秋燥,症见干咳无痰者。此即叶桂(天士)所谓“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之理。

使用注意:风寒咳嗽禁用本方。本方药味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若肺热甚者,可加味使用本方,否则药轻病重,难以奏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