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钩体病还查肥大反应?
【回答】答复:题中肥达反应中“O”正常,“H”升高,考虑伤寒还不够充份。凝集试验阳性,提示钩端螺旋体病,选C。
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故通常“O”的效价在1:80以上,“H”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接受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后,在患其他发热性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O”抗体效价不高。
凝集溶解试验:钩端螺旋体可与相应的抗体产生凝集溶解反应。抗体浓度高时发生溶菌现象(在暗视野检查时见不到菌体),抗体浓度低时发生凝集现象(菌体凝集成一朵朵菊花样)。一般先以被检血清作低倍稀释与各个血清群的标准菌株抗原作初筛试验(或称定性试验),查明被检血清是否有抗体存在,及其群别。若有反应,再作进一步稀释与已查出的群别各型抗原作定量试验,测定其型别的凝溶效价,以判定属于何种血清型的抗体。反过来,用已知抗血清测定从病畜中分离的菌株属何种血清型,其方法也是一样。
【追问】请老师讲下
【回答】答复:肥达反应
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A、乙B、丙C鞭毛抗原5种。
TO:菌体(O)抗原
TH:鞭毛(H)抗原
TA:副伤寒甲的鞭毛(H)抗原
TB:副伤寒乙的鞭毛(H)抗原
TC:副伤寒丙的鞭毛(H)抗原
一般从病程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分析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故通常“O”的效价在1:80以上,“H”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②必须多次重复检查,一般每周检查1次,如凝集效价逐次递增,则其诊断意义更大。
③接受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后,在患其他发热性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O”抗体效价不高。
④伤寒与副伤寒甲、乙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Ⅻ),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因此,“O”抗体效价增高,只能推断为伤寒类疾病,而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4种的鞭毛抗原各有相同,所产生的“H”抗体也各异,故诊断时需依鞭毛抗体凝集效价而定。
⑤有少数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呈阳性,其原因可能有:A、感染轻,特异性抗体形成少;B、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或同时接受皮质激素治疗者,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受到影响;C、患者过于衰弱,免疫反应低下,或患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不能形成特异性抗体。因此,若患者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据此排除伤寒。
(4)其他免疫学实验 乳胶凝集试验或SPA凝集试验,检测尿中伤寒抗原或血中IgM特异性抗体,作为伤寒早期的诊断,近年正逐渐为临床采用。
肥达反应对伤寒的诊断有意义。伤寒早期难于与钩端螺旋体病,用肥达反应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追问】凝集溶解试验:外斐氏反应:?
总胆红素60μmol/L,ALT 350U/L正常值?
【回答】答复:
1) 凝集溶解试验:钩端螺旋体可与相应的抗体产生凝集溶解反应。抗体浓度高时发生溶菌现象(在暗视野检查时见不到菌体),抗体浓度低时发生凝集现象(菌体凝集成一朵朵菊花样)。一般先以被检血清作低倍稀释与各个血清群的标准菌株抗原作初筛试验(或称定性试验),查明被检血清是否有抗体存在,及其群别。若有反应,再作进一步稀释与已查出的群别各型抗原作定量试验,测定其型别的凝溶效价,以判定属于何种血清型的抗体。反过来,用已知抗血清测定从病畜中分离的菌株属何种血清型,其方法也是一样。
2) 外斐氏反应
用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辅助诊断
[别名]斑疹伤寒血清反应
[英文缩写]WFR
[参考值]变形杆菌OX19、OX2、OXK凝集价<1:80
[临床意义]人体被立克次体感染后,血清中逐渐产生相应抗体,用与立克次体有共同菌, 体抗原的变形杆菌OXl9、OX2、OXK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抗体。该抗体在发病后5~12天出现,至数月后基本消失,一般凝集价在1:160以上或病程中效价明显上升有诊断意义。我国常见的立克次体病上要为斑疹伤寒和恙虫病,流行性斑疹伤寒主要为OX19凝集价升高,恙虫病主要表现为OXK升高明显。
3)总胆红素 3.4-20.5μmol/L
4)ALT 0-40 U/L
【追问】23岁,农民,因高热,全身肌肉酸痛7天,黄疽2天,于7月29日人院,查体: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疸,肝肋下1.0cm,脾不大,血象WBC 8.3WBC l4 ×109/L,N72%,L28%,尿蛋白(+),总胆红素60μmol/L,ALT 350U/L.肥达反应“0”1:40,H:l:320,凝集溶解试验1:400,外斐氏反应OX l:80,根据以上资料考虑是以下哪种疾病
A.伤寒
B.斑疹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黄疸型肝炎
E.流行性出血热
老师,我还是不太明白?可以排除一下吗?A.伤寒
B.斑疹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谢!
【回答】答复:题中肥达反应中“O”正常,“H”升高,考虑伤寒还不够充份。凝集试验阳性,提示钩端螺旋体病,选C。
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故通常“O”的效价在1:80以上,“H”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接受伤寒、副伤寒菌苗预防接种后,在患其他发热性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仅有“H”抗体效价增高,而“O”抗体效价不高。
凝集溶解试验:钩端螺旋体可与相应的抗体产生凝集溶解反应。抗体浓度高时发生溶菌现象(在暗视野检查时见不到菌体),抗体浓度低时发生凝集现象(菌体凝集成一朵朵菊花样)。一般先以被检血清作低倍稀释与各个血清群的标准菌株抗原作初筛试验(或称定性试验),查明被检血清是否有抗体存在,及其群别。若有反应,再作进一步稀释与已查出的群别各型抗原作定量试验,测定其型别的凝溶效价,以判定属于何种血清型的抗体。反过来,用已知抗血清测定从病畜中分离的菌株属何种血清型,其方法也是一样。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