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能详细说说这几种药的具体使用情况吗?谢谢!
【回答】答复:
◆长效硝酸甘油(戊四硝酯Pentaerithrityl Tetranitrate)
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但缓慢而持久,一般在服用40分钟后开始起作用,可维持4~6小时。主要释放氧化氮(NO), 氧化氮与内皮释放舒张因子相同, 刺激鸟苷酸环化酶,使环鸟苷酸(cGMP)增加而导致血管扩张;主要扩张周围小动脉而使周围阻力和血压下降,从而心肌耗氧量降低,缓解心绞痛,也能扩张周围静脉,使周围静脉贮血,左心室舒张末压降低和舒张期对冠脉血流阻力下降;其扩张血管作用也可影响某些区域冠状小动脉,使心肌缺血区血流重新分布。由于对静脉(主要的)和动脉扩张,可减轻心脏前(主要的)和后负荷,心力衰竭时也属常用。由于周围血管扩张而用于高血压治疗。用于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2.5mg tid/qid 用于稳定性心绞痛
◆心得安(普萘洛尔Propranolol)
有肾上腺素β受体部位竞争性地抑制儿茶酚胺的作用。通过减弱或防止β受体兴奋而使心脏的收缩力与收缩速度下降,通过传导系统的传导速度减慢,使心脏对运动或应激的反应减弱。因此,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减低心肌氧耗,增加运动耐量。由于阻滞心脏起搏点电位的肾上腺素能兴奋故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可能通过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滞、抗肾素活性以及心排血量减低等降低血压,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由于本品能拮抗儿茶酚胺效应,也用于治疗嗜铬细胞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使β1和β2受体的活动均处于抑制状态。
10mg tid/qid 渐渐加量,可到100-200mg/d 用于稳定性心绞痛
◆潘生丁(双嘧达莫Dipyridamole)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双嘧达莫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25-50mg bid/tid 现主要用阿司匹林、噻氯吡啶、阿昔单抗、依替巴肽等药物。
◆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机制同长效硝酸甘油
5-10mg bid/tid
◆地尔硫卓Diltiazem
为钙离子通道阻滞药,作用与心肌或血管平滑肌膜除极时抑制钙离子内流有关。
30mg tid/qid 渐渐加量,可到90-360mg/d 现多用其长效制剂
本题中患者多在夜间发作,且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上抬,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在缓解期药物治疗首选CCB类药物,故本题选E。目前多使用长效CCB。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硝酸酯类多用硝酸异山梨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首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追问】何为CCB类药物?
【回答】答复:
CCB类药物是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的简称,由一大组不同类型化学结构的药物索组成,CCB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其共同特点是阻滞钙离子L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钙离子内流,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心肌收缩力降低,使血压下降。
【追问】不稳定性心绞痛就是变异型心绞痛吗? 教案说和活动无关,这里说夜间发作,是不是就是归在这类里面了?
【回答】 答复:心绞痛包括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后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被认为是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心绞痛外的上述所有类型的心绞痛,还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等。
【追问】怎么不是变异型心绞痛呢?都有ST段抬高
【回答】答复:您好,心绞痛按照目前的分类来算,分为稳定和不稳定型,后者包含有变异型心绞痛;谢谢!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