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眩晕的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辅导

眩晕的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一、眩晕的辨证要点

1.辨脏腑:辨肝阳上亢、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脾失健运、痰浊中阻及肾精不足。

2.辨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虚证;风、火、痰、瘀为病之标实证。

二、眩晕的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三、眩晕的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和痰浊中阻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天麻、石决明、钩藤、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山栀、菊花、白芍。

2.气血亏虚证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酸枣仁。

3.肾精不足证主症: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 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萸肉、山药、龟板、鹿角胶、紫河车、杜仲、枸杞子、菟丝子、牛膝。

4.痰浊中阻证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陈皮、白术、薏苡仁、茯苓、天麻。

四、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气血亏虚证,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可合用补中益气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