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由致病力强的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糖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
局部化脓性炎症→败血症→心内膜炎
多发生在原来正常的心内膜上,多单独侵犯主动脉瓣或二尖瓣
(二)病理改变
心瓣膜的急性化脓性炎:形成疣状赘生物—由脓性渗出物、血栓、细菌菌落、坏死组织构成。赘生物体积大、质地松脆、灰黄色或浅绿色,易破碎。受累瓣膜,可发生破裂、穿孔或腱索断裂。
(三)结局和合并症
1、脱落的带有细菌的栓子可引起心、肺、脑、肾、脾等器官的梗死和多发性栓塞性小脓肿。
2、引起急性心瓣膜功能不全→心衰。
3、赘生物机化、瘢痕形成,可导致慢性心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