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二者有何不同,为何洋地黄中毒室速用首选利多卡因,阵发性室速用苯妥英钠和钾盐
【回答】
学员liuguifeng,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叉处以下的3—5个以上宽大畸形QRS波组成的心动过速。
症状体征
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小儿烦躁不安、苍白、呼吸急促。年长儿可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发作短暂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轻,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则可发生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体检发现心率增快,常在150次/min以上,节律整齐,心音可有强弱不等现象。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系指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室性快速心律,频率>100次/分连续3次以上称为室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亦可见于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和心脏手术过程中,极少数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
病人在平静状态下,没有任何先兆,心跳突然加速,脉搏多在160-240次/分,小孩可达300次/分,这种心跳也是突然恢复正常。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秒,长则几天,多数病人发病后可自行终止,少数病人必须用药后才能终止。其它症状轻重不一,轻时可只有心慌、憋气、头晕、乏力,重时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抽搐或休克。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率的快慢,是否有其他心脏病及病人的耐受程度。
利多卡因是通过膜稳定作用而达到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的,并可提高电击诱发心室颤动的阈值。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