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请老师讲解横结肠.降结肠.升结肠.乙状结肠癌之间的鉴别.谢谢!
【回答】答复:结直肠癌临床表现
一、右半结肠癌
包括盲肠、升结肠和右半横结肠的癌肿。右半结肠的特点是肠腔直径大,肠壁薄,粪便呈稀糊状,肿瘤多为肿块型。由于上述特点右半结肠癌大多没有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等到患者就诊时肿瘤大多已经长的比较大。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大便习惯及大便的性状改变、慢性贫血、全身营养障碍、低热、腹痛及腹部包块等。
大便改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稀烂,带有粘液。由于右半结肠内的肠内容物为稀糊状,肿瘤出血又多为慢性少量的出血,因此出血大多与肠内容物混合在一起,在排出的粪便中难以察觉,仅偶而因出血量较大出现果酱样便。但长期慢性出血常导致患者呈现慢性贫血、全身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等。另外,肿瘤溃烂、毒素吸收可引起低热。
在右半结肠癌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右腹部肿块,约70%的患者在初诊时可以触及,其中约有30%的患者是由于发现右腹部肿块就诊,其比例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的患者。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右半结肠癌多为肿块型,分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右半结肠肠腔直径较大不易引起梗阻,早期又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现较晚。
右半结肠癌的引起肠梗阻比较少见。
二、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的特点是肠腔小,粪便呈半固体状,肿瘤多为缩窄型,呈环形浸润性生长。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腹痛及腹部包块和低位大肠梗阻。
大便次数增多系由于肿瘤对肠壁的刺激引起,一般不伴有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有时大便次数增多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内混有较多的粘液,常伴有血便,血液与大便混在一起或附着于大便的表面,多为暗红色。
结肠梗阻在老年患者比较常见,梗阻发生前可以不伴有任何症状或者有便秘加重、大便变细、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等病史。
三、直肠癌
直肠刺激症状;肠腔狭窄症状;癌肿破溃感染症状。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大便中有血,除非肿瘤发展到晚期或侵及肛管,一般不伴有肛门部的疼痛,常被误诊为内痔或其他肛门部疾病而延误及时的治疗。与内痔引起的便血相比,直肠癌引起的出血量一般较少,常位于粪便的表面或与粪便混合,多为鲜红色,并常伴有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但较少伴有腹泻。晚期患者肿瘤侵犯骶骨可有骶尾部疼痛,肿瘤侵犯膀胱出现尿频、尿急等表现,同时可出现低位结肠梗阻的表现。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