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在《护理心理学》一书中,刘晓虹主编阐述了下述观点。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从总体上讲,虽有共同的实施对象———病人,但各自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心理治疗比较注重开展神经症、人格障碍等精神有异常的病人的诊治性研究。而心理护理则更侧重精神健康人群的心理保健,强调对患有心身疾病、躯体疾病而无明显精神疾患的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或干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说,“心理护理”绝不是“心理治疗”等医学心理学概念的简单外延,而是运用于护理领域、有别于“心理治疗”的独特概念。心理护理的运用也不应是心理治疗技术的模仿或照搬,而必须有一整套自成体系的先进科学理论和规范化操作模式。
心理护理的理论作为现代护理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十分深奥,但在广大护士的知识结构中却是不可缺少的。它必须紧扣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借鉴“他山之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系统理论和应用技术。从实施形式上看,心理护理既不限于泛泛的护患交谈,也不同于日常做政治思想工作,它必须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临床应用模式。从实施效应上看,心理护理无时不体现在护士与病人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但它却又是常易被广大护士所忽视的。
目前在临床心理护理中更能普遍发挥效应的,恰恰是这种尚未被广大护士所意识到、正有待于积极开发的心理护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