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心肌炎、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鉴别?
【回答】 学员:mingyuan123您好,您的回复如下:
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也可有气短、端坐呼吸、活动后心慌及晕厥等症状,约有1/4的病人可有心前区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心绞痛。
体格检查:左室扩大,心尖部可见抬举性搏动,脉压差大,水冲脉,可听到股动脉枪击音等阳性周围血管征。在主动脉瓣听诊区可听到不同程度的舒张期杂音,以吸气及端坐时更明显,可向心尖部传导,如合并狭窄则可同时听到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及喀啦音,心尖部可产生舒张中期杂音,系二尖瓣前叶受到来自主动脉的血流振动所致,即所谓Austin Flint杂音。
心肌炎_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还有部分病例症状表现不典型,主要为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肌痛、发热、关节痛、少尿、昏厥等全身症状
感谢您的提问,祝您学习轻松,心情愉快哈!
【追问】心尖部?
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C.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回答】学员liujun789,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有心尖区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响度在3/6级以上,多向左腋传播。可伴有收缩期震颤。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或被杂音掩盖。但心脏应为左室扩大最为显著。
【追问】E鉴别
【回答】学员DXK215,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心包积液的体征有:心包摩擦音。
其它的体征如下:
①心脏体征: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轻而远,心率快,少数人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舒张早期额外音(心包叩击音),此音在第二心音后0。1—0。13s,高调呈拍击样,是由于心室舒张时受心包积液的限制,血液突然终止形成旋涡和冲击心室壁产生震动所致。②左肺受压迫征: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向左后移位,压迫左肺,引起左肺下叶不张,在左肩胛下角区出现肺实变表现称之为Ewart征。③心脏压塞征:大量心包积液或积液迅速积聚,即使积液仅l50~200ml,引起心包内压力超过20~30mmH9时即可产生急性心包压塞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血排量下降、发绀、呼吸困难、收缩压下降甚至休克。如积液为缓慢积聚过程,也可产生慢性心脏压塞征,表现为静脉压显著升高,颈静脉怒张和吸气时颈静脉扩张,称Kussmaul征,常伴有肝大、腹水和下肢浮肿。由于动脉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而表现脉搏细弱、脉压减小,出现奇脉。
【追问】DE怎么鉴别?
【回答】学员wshilindaiyu,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心悸气短1年,下肢浮肿3月,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
以上信息为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包积液共有症状。
心尖部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是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的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独有表现。
第一心音减弱,是心肌收缩障碍的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独有表现。心包炎是心肌舒张障碍。
BP 90/60mmHg,心包积液的脉压差是减小的,与心包积液不符合。
心电图示左束支传导阻滞,是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心包积液的心电图是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型。
【追问】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大提示什么,我不明白
【回答】学员wqzcy,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心衰以后,静脉回流障碍,造成的
【追问】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
【回答】学员jianguoguan,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扩张型心肌病都可有心前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但风心病是左房左室大,而扩张型心肌病是全心大,即题干中的心脏向两侧增大。
【追问】右心衰+血压下降,这个题会让我想到冠心病,右心室壁梗死。
这个题如果不考虑右心室壁梗死,题干中哪一点最能让我排除心梗。是杂音?房室传导阻滞?还是心脏扩大。
【回答】学员zyd04800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慢性病史和患者体征,我们是可以排除的:心悸气短1年,下肢浮肿3月+心界向两侧扩大。祝您复习顺利!
【追问】如题
【回答】学员zyd04800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说得对,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衰多为全心衰竭
【追问】题中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是代表有心包积液吗?扩心病可以有心包积液?
【回答】学员feiyaoguo,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大这俩是一起的。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追问】心包积液会不会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呢?
【回答】学员15823766310,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也可能出现但不是本体的主要鉴别点
心包积液的体征有:心包摩擦音。
其它的体征如下:
①心脏体征: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轻而远,心率快,少数人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听到舒张早期额外音(心包叩击音),此音在第二心音后0.1—0.13s,高调呈拍击样,是由于心室舒张时受心包积液的限制,血液突然终止形成旋涡和冲击心室壁产生震动所致。②左肺受压迫征:大量心包积液时,心脏向左后移位,压迫左肺,引起左肺下叶不张,在左肩胛下角区出现肺实变表现称之为Ewart征。③心脏压塞征:大量心包积液或积液迅速积聚,即使积液仅150~200ml,引起心包内压力超过20~30mmH9时即可产生急性心包压塞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血排量下降、发绀、呼吸困难、收缩压下降甚至休克。如积液为缓慢积聚过程,也可产生慢性心脏压塞征,表现为静脉压显著升高,颈静脉怒张和吸气时颈静脉扩张,称Kussmaul征,常伴有肝大、腹水和下肢浮肿。由于动脉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而表现脉搏细弱、脉压减小,出现奇脉。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心血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