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为什么是运脾化湿 通阳利水 是因为湿困易脾阳吗
【回答】学员315483807cylcom,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您好,请注意红字
水湿浸淫,选五皮饮合胃苓汤。
水肿特点: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水肿,按之没指,溲少。兼证:湿困脾胃—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病机分析] 水湿浸渍,脾为湿困,转输失职,水邪泛滥。(病机特点:湿胜脾弱)
[治法] 温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 五皮饮合胃苓汤
方解:五皮饮—桑白皮、茯苓皮、大腹皮、陈皮、姜皮—化湿利水(行皮水);
胃苓汤—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生姜、甘草、大枣)—燥湿健脾,理气除满以助利水;五苓散(白术、猪苓、茯苓、桂枝、泽泻)—温阳化气,行气利水。
桂枝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如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祝您学习愉快!
★问题所属科目: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