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提问】男,30岁。咽疼、咳嗽、发热,2周后发现尿色红,眼睑浮肿,尿量1000ml/24h。体检:全身皮肤未见皮疹,血压150/100mmHg。化验:尿蛋白++,红细胞50-60/HP,血白蛋白32g/l,血肌酐123μmol/L。

2001-2-146.上述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过敏性紫癜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急性肾小管坏死

【回答】答复:答案:A

【答疑编号:30280330针对该题提问】

2001-2-147.该患者的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控制血压

B.消肿

C.低盐饮食

D.抗生素

E.补充白蛋白 [静脉给白蛋白多用于低血容量或利尿抵抗(继发性失效)、严重的营养不良的病人。现在学者认为非到必要时,白蛋白不宜多用]

答案:E

【答疑编号:30280331针对该题提问】

(以下内容摘自新版内科学教材)

肾病综合综患者因肾小球滤过膜正常驻机构电荷屏障和分子屏障功能发生障碍,肾小球对血浆中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当原尿中蛋白含量超过了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大量的蛋白就从尿中丢失了。同时体内蛋白分解增大,而消化道粘膜水肿,食欲下降,使得蛋白摄入不足,就更加重了低蛋白血症。

临床实验和研究都已证实了高血压、蛋白尿、高脂血症作为非免疫因素在肾小球疾病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尿作为一个独立因素与肾功能损害及慢性肾脏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动物实验发现,在蛋白质超负荷的肾病模型中,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肾组织中的MCP-1和OPN等粘附分子表达增高,肾间质中炎症细胞浸润的数量增加和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显著增加。提示了尿蛋白在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

因此高蛋白饮食,代谢后必然使原尿中蛋白增加,结果见上所述。

故国内认为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肾功能良好者不必限蛋白的摄入。但肾病综合患者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导致蛋白尿的增加,促进肾脏病变的进展。国内多数学者不主张进食高蛋白饮食。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