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请解释流感嗜血杆菌
【回答】答复: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Hib)简称流感杆菌,又名费佛氏杆菌(Pfeiffer ' s bacillus),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大小为0.8~1.5mm×0.3~0.4mm,两端钝圆。从病灶中新分离的菌株多呈球杆状或双球状,有时可呈短链。在陈旧培养物中呈多形性,有长杆状或丝状体。本菌无动力、无芽孢,粘液型菌株有荚膜。
Hib为需氧菌,培养较困难,由于该菌氧化还原酶系统不完善,生长时需要“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X”因子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可耐高温。“V”因子存在血液中,耐热性较差。在血液中“V”因子处于被抑制状态,加热75~100℃,5~10分钟,抑制物被破坏后才被18~24小时,菌落微小,无色,透明似露珠,48小时后形成灰白色较大的菌落、圆形、透明。如以Hib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同一巧克力琼脂平皿上培养,由于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Hib的生长,故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Hib的菌落较大,距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Hib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这一特点有助于对此菌的鉴定。
【追问】本题选D,收藏此题
【回答】答复:您好! 感谢对网校的支持!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