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证:腹部肿块,腹胀痛或伴少量腹水,不规则阴道出血,大便干燥,尿黄灼热,口苦。口干不欲饮,舌质暗,苔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抗瘤。
方药: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龙胆草6g,山栀5g,黄芩9g,柴胡9g,当归12g,生地12g,泽泻9g,车前子30g(包),木通6g,生甘草3g.
腹部胀甚加槟榔、枳实;出血量多酌加大、小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茜草;大便秘结加生大黄。
分析:方中以龙胆草苦寒清泄下焦湿热为主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与黄芩、栀子等清热燥湿解毒药相配伍而成为较强的清热泻火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柴胡、生地、当归分别具有疏肝、活血、凉血、并阴等作用,与清热解毒药配合,其意在于泻中有补,疏中有养,使泻火之药不致苦燥伤阴;再配以木通、车前子、泽泻等清利药物,使湿热从小便而出。甘草调和诸药,泻火解毒。